首页
新闻资讯
品种系谱
通知公告
数据提交
种质信息
我的账号
先玉045(冀审玉20170093)
基本信息
品种类型:
杂交种
审定年份:
2017
审定地点:
河北
审定单位:
选育单位:
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
母 本:
PH1DP8
父 本:
PHRKB
特征信息
来源与类型:
PH1DP8×PHRKB
适宜种植地区:
该品种符合河北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河北省唐山市春播玉米区春播种植。
特征特性:
幼苗叶鞘紫色。成株株型半紧凑,株高294厘米,穗位107厘米,全株叶片数20片左右。生育期116天左右。雄穗分枝4~8个,花药黄色,花丝绿色。果穗筒型,穗轴红色,穗长20.2厘米,穗行数16行左右,秃尖0.9厘米。籽粒黄色,马齿型,千粒重410.9克,出籽率89.2%。品质:2016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品质检测中心测定,蛋白质(干基)10.35%,淀粉(干基)74.04%,脂肪(干基)3.18%,赖氨酸(干基)0.25%。抗病性: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鉴定,2014年,感大斑病、丝黑穗病、玉米螟,高感茎腐病、弯孢菌叶斑病;2015中抗玉米螟,抗丝黑穗病、茎腐病,感大斑病、弯孢菌叶斑病。
产量表现:
2014年唐山区域春播3300株密度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816.4千克;2015年同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789.1千克;2016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746.9千克。
栽培技术要点:
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中旬,适宜密度为3300株/亩。磷肥钾肥和其它缺素肥料作为基肥一次施入,播种时亩施二胺5~10千克作种肥,氮肥按基肥、拔节肥、花粒肥三次施入。及时间苗定苗和中耕除草,防治病虫害。
其他信息
数据来源:
河北省农业农村厅
备 注:
先玉045(皖审玉2018023)
基本信息
品种类型:
杂交种
审定年份:
2018
审定地点:
安徽
审定单位:
选育单位:
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
母 本:
PH1DP8
父 本:
PHRKB
特征信息
来源与类型:
PH1DP8×PHRKB
适宜种植地区:
符合安徽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适宜在安徽淮河以北玉米产区推广种植,纹枯病高发区慎重推广。
特征特性:
中熟夏播杂交玉米品种。该品种株型半紧凑,穗轴红色,籽粒半马齿型,黄色。2014、2016两年高密度组区域试验,平均株高293厘米、穗位106厘米、穗长18.8厘米、穗粗4.7厘米、秃尖长1.5厘米、穗行数15.0行、行粒数33.6粒、出籽率87.4%、千粒重336克。全生育期101天左右,比对照品种(郑单958)晚熟1天。安徽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接种鉴定结果:2014年中抗小斑病(病级5级)、中抗南方锈病(病级5级)、中抗纹枯病(病指49)、高抗茎腐病(发病率5%)。2016年中抗小斑病(病级5级)、抗南方锈病(病级3级)、感纹枯病(病指66.7)、高抗茎腐病(发病率5%)。2017年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北京)检测结果:该品种容重722g/L,籽粒粗蛋白(干基)含量9.98%,粗脂肪(干基)含量3.17%,粗淀粉(干基)含量75.05%。
产量表现:
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1.3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6.32%(极显著),2016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8.5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4.41%(极显著)。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7.1千克,较对照品种增产2.79%。
栽培技术要点:
适宜每亩种植密度4500株/亩;科学配方施肥,适期足墒播种确保苗全苗匀苗壮,注意开花期防旱,及时防治病虫草害,注意防治纹枯病。
其他信息
数据来源:
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
备 注:
先玉045(鲁农审2013005号)
基本信息
品种类型:
杂交种
审定年份:
2013
审定地点:
山东
审定单位:
山东省审定委员会
选育单位:
铁岭先锋种子研究有限公司
母 本:
PH1DP8
父 本:
PHRKB
特征信息
来源与类型:
PH1DP8×PHRKB
适宜种植地区:
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。瘤黑粉病高发区慎用。
特征特性:
植株性状:株型半紧凑,全株叶片数20片,幼苗叶鞘紫色,花丝绿色,花药黄绿色。区域试验结果:夏播生育期109天,株高294厘米,穗位116厘米穗部性状:果穗筒形,穗长19.1厘米,穗粗4.6厘米,秃顶1.4厘米,穗行数平均14.7行,穗粒数545粒,红轴,黄粒、半马齿型,出籽率87.7%,千粒重334克,容重711克/升。品质性状:含粗蛋白9.5%,含赖氨酸0.3%,含粗脂肪3.2%,含粗淀粉74.8%。抗病虫性:2011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:中抗小斑病,感大斑病,感弯孢叶斑病,中抗茎腐病,高感瘤黑粉病,中抗矮花叶病。抗逆性:生育期:109天。
产量表现:
在2010~2011年全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,两年平均亩产616.8公斤,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0.5%,19处试点17点增产2点减产;2011~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4.4公斤,比对照郑单958增产2.0%。
栽培技术要点:
其他信息
数据来源:
http://yumi.txlcinfo.cn/ScientificResearch/GrainDetailView?grainID=ebb38bcff71e4350a4a6e6cd8ccdadb8
备 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