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新闻资讯
品种系谱
通知公告
数据提交
种质信息
我的账号
迪卡517(鲁农审2014015号)
基本信息
品种类型:
杂交种
审定年份:
2014
审定地点:
山东
审定单位:
选育单位:
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、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。
母 本:
D1798Z
父 本:
HCL645
特征信息
来源与类型:
一代杂交种,组合为D1798Z/HCL645。母本D1798Z是MNL947/ML6Q01-1//MNL232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,父本HCL645是NL9607/BE8066为基础材料自交选育。
适宜种植地区:
山东全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,茎腐病和大斑病高发区慎用。
特征特性:
株型紧凑,夏播生育期105天,比郑单958短1天,全株叶片18片,幼苗叶鞘浅紫色,花丝绿色,花药浅紫色,雄穗分枝9~10个。区域试验结果:株高251厘米,穗位101厘米,倒伏率1.6%、倒折率0.6%。果穗筒形,穗长15.7厘米,穗粗4.5厘米,秃顶0.6厘米,穗行数平均17.7行,穗粒数516粒,红轴,黄粒、半马齿型,出籽率88.7%,千粒重290克,容重743克/升。2011年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接种鉴定:抗小斑病,中抗大斑病、弯孢叶斑病和茎腐病,高抗瘤黑粉病,抗矮花叶病。2010~2013年试验中茎腐病最重发病试点病株率95.4%,大斑病9级。2011年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泰安)品质分析:粗蛋白含量10.2%,粗脂肪3.8%,赖氨酸0.32%,粗淀粉72.8%。
产量表现:
在2010~2011年全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,两年平均亩产587.7公斤,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.4%,21处试点15点增产6点减产;2012~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9.7公斤,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.1%。
栽培技术要点:
适宜密度为每亩4500~5000株,其它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。
其他信息
数据来源:
https://www.chinaseed114.com/seed/11/seed_51033.html
备 注:
迪卡517(国审玉20170005)
基本信息
品种类型:
杂交种
审定年份:
2017
审定地点:
审定单位:
选育单位:
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、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
母 本:
D1798Z
父 本:
HCL645
特征信息
来源与类型:
D1798Z×HCL645
适宜种植地区:
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及京津唐机收种植。穗腐病或者瘤黑粉病重发区慎用。
特征特性:
黄淮海夏玉米区出苗至成熟103天左右,比对照品种郑单958早熟。幼苗叶鞘浅紫色,叶片绿色,叶缘紫色,花丝绿色,花药浅紫色,颖壳绿色。株型紧凑,成株叶片数18片左右,株高261厘米,穗位高115厘米,雄穗分支9-10个。果穗筒型,穗长14.6厘米,穗粗4.3厘米,穗行16-18行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、偏马齿型,百粒重28.9克。适收期籽粒含水量26%,抗倒性(倒伏倒折率之和≤5.0%)达标点比例93%,籽粒破碎率为4.8%。经两年三点抗病性接种鉴定:中抗茎腐病,感小斑病,感弯孢叶斑病,高感禾谷镰孢穗腐病,高感瘤黑粉病。籽粒容重785克/升,粗蛋白含量9.40%,粗脂肪含量4.00%,粗淀粉含量74.74%,赖氨酸含量0.31%。
产量表现:
2015-2016年国家黄淮海夏玉米机收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547.1公斤,比对照增产5.5%,增产点次比例72%;2016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586.9公斤,比对照增产8.6%,增产点次比例96%。
栽培技术要点:
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,播种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,亩种植密度4500-5000株。
其他信息
数据来源:
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
备 注:
迪卡517(晋审玉20170044)
基本信息
品种类型:
杂交种
审定年份:
2017
审定地点:
山西
审定单位:
选育单位:
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、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
母 本:
D1798Z
父 本:
HCL645
特征信息
来源与类型:
D1798Z×HCL645
适宜种植地区:
该品种符合山西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山西中北部盆地春播玉米区和南部复播玉米区种植。
特征特性:
山西中北部春播区生育期129天左右,比对照利民33晚1天,山西南部复播玉米区生育期102天左右,比对照郑单958早1天。幼苗第一叶叶鞘浅紫色,叶尖端圆形,叶缘紫色。株形紧凑,总叶片数春播21片、复播18片,株高265厘米左右,穗位115厘米左右,雄穗主轴与分枝角度中,侧枝姿态直,一级分枝8~10个,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18~23厘米,花药浅紫色,颖壳绿色,花丝绿色。果穗筒型,穗轴红色,穗长18.0厘米,穗行18行左右,行粒数34粒,籽粒黄色,粒型偏马齿型,籽粒顶端黄色,百粒重30克,出籽率88%。
产量表现:
2014年、2015年参加山西春播玉米中熟高密组区域试验,2014年亩产1067.4千克,比对照利民33增产9.8%,2015年亩产1013.7千克,比对照利民33增产13.7%,两年平均亩产1040.6千克,比对照增产11.7%。2016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951.3千克,比对照增产11.5%。2014年、2015年同时参加山西南部复播玉米区区域试验,2014年亩产679.6千克,比对照郑单958增产8.7%,2015年亩产714.7千克,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.5%,两年平均亩产697.2千克,比对照
栽培技术要点:
适宜播期春播4月下旬至5月中旬,复播6月中下旬;亩留苗4500~5000株;注意防治穗腐病、茎腐病。
其他信息
数据来源:
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
备 注:
迪卡517(黑审玉2016003)
基本信息
品种类型:
杂交种
审定年份:
2016
审定地点:
黑龙江
审定单位:
选育单位:
孟山都远东有限公司北京代表处、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
母 本:
D1798Z
父 本:
HCL645
特征信息
来源与类型:
以D1798Z母本,HCL645父本,杂交方法选育而成。
适宜种植地区:
该品种符合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种植。
特征特性:
普通玉米品种。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128天左右,需≥10℃活动积温2650℃左右。该品种幼苗期第一叶鞘浅色,叶片绿色,茎绿色。株高273厘米,穗位高118厘米,成株可见18片叶。果穗圆筒型,穗轴粉色,穗长19.4厘米,穗粗4.9厘米,穗行数16~20行,籽粒偏马齿型、黄色,百粒重33.9克。两年品质分析结果:容重760~763克/升,粗淀粉73.13%~73.45%,粗蛋白10.71%~11.51%,粗脂肪4.06%~4.25%。三年抗病接种鉴定结果:中抗至中感大斑病,丝黑穗病发病率18.9%~2
产量表现:
2013~201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2565.9公斤,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9.9%;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1732.9公斤,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增产13.9%。
栽培技术要点:
在适应区4月25日左右播种,选择中等肥力地块,采用直播栽培方式,公顷保苗6.8万株左右。每公顷施基肥10吨左右,施磷酸二铵225公斤,硫酸钾105公斤,尿素80公斤左右。拨节至孕穗期追施尿素每公顷300公斤左右。苗期防治蓟马和地下害虫,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。注意防虫,及时收获,肥水条件差的地块,种植密度不宜过大,病害高发年份注意大斑病和丝黑穗病的防治。
其他信息
数据来源:
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
备 注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