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新闻资讯
品种系谱
通知公告
数据提交
种质信息
我的账号
鲜玉糯4号(闽审玉2011001)
基本信息
品种类型:
杂交种
审定年份:
2011
审定地点:
福建
审定单位:
选育单位:
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
母 本:
N02-7
父 本:
T10
特征信息
来源与类型:
N02-7×T10(母本N02-7来源于北方白糯玉米,父本T10来源于绿色超人×黑糯)
适宜种植地区:
适宜福建省种植
特征特性:
该品种春播出苗至采青日数83.5天,与对照苏玉糯5号相当。平均株高197.9厘米,穗位高72.2厘米,株型半紧凑,果穗长锥型,穗长20.9厘米,穗粗5.0厘米 ,秃尖长3.5厘米,穗行数15.2行,行粒数35.8粒,籽粒白、红、黄相间,穗轴白色,鲜百粒重32.2克,出籽率62.15%。区试田间调查抗大斑病、小斑病、茎腐病。田间接种鉴定感纹枯病。省区试品质鉴评综合评分85.0分,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。经扬州大学农学院测定,皮渣率12.00%,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8.69%,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(NY/T524-2002)。鲜玉糯4号属鲜食型糯玉米单交种。春播出苗至采收84天左右,与对照苏玉糯5号相当;产量高,品质较优,口感好;田间接菌鉴定表现为感纹枯病。
产量表现:
2008年参试,鲜果穗平均亩产935.6公斤,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5.02%,增产极显著;2009年续试,鲜果穗平均亩产946.5公斤,比对照增产24.79%,增产极显著;两年平均产量941.1公斤,比对照增产155.1公斤,增产19.91%。2010年全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789.7公斤,比对照增产13.7%。
栽培技术要点:
春播一般在3月中旬到4月上旬,秋播掌握在8月中旬左右,与其它玉米采取空间或时间隔离,防止串粉。每亩适宜密度3000~3500株。施足基肥,重施穗肥,酌施粒肥。注意防治纹枯病、玉米螟等病虫害。适时采收。,栽培上应注意防治纹枯病、玉米螟。
其他信息
数据来源:
https://www.chinaseed114.com/seed/8/seed_39833.html
备 注:
鲜玉糯4号(国审玉2015035)
基本信息
品种类型:
杂交种
审定年份:
2015
审定地点:
审定单位:
选育单位:
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
母 本:
N02-7
父 本:
T10
特征信息
来源与类型:
N02-7×T10
适宜种植地区:
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
特征特性:
东南地区春播出苗至鲜穗采收83天,与苏玉糯5号相当。幼苗叶鞘红色,叶片绿色,叶缘白色,花药黄色,颖壳绿色。株型半紧凑,株高182厘米,穗位高65厘米,成株叶片数19片。花丝浅黄色,果穗锥型,穗长20厘米,穗行数14~16行,穗轴白色,籽粒紫白色,百粒重(鲜籽粒)34.3克。接种鉴定,感小斑病、腐霉茎腐病和纹枯病。品尝鉴定,达到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。品质检测,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7.6%。
产量表现:
2013~2014年参加东南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,两年平均亩产鲜穗886.1千克,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23.9%。2014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鲜穗857.1千克,比苏玉糯5号增产19.4%。
栽培技术要点:
中等肥力以上地块栽培,亩种植密度3500株,隔离种植,适时带苞叶收获。
其他信息
数据来源:
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
备 注: